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人民日報城鎮化別忘6句話 睡城鬼城彎路不能走

 新型城鎮化 別忘6句話

  --解讀國傢新型城鎮化規劃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傢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佈。《規劃》全文3萬多字,共計30多章,是今後一個時期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就《規劃》傳遞出的新信息,本報今日請有關專傢作一解讀。

睡城鬼城彎路不能走

  【原文】

  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須高度重視並著力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後。"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鎮空間分佈和規模結構不合理,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城鄉建設缺乏特色。體制機制不健全,阻礙瞭城鎮化健康發展。

  【解讀】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車貸台南將軍車貸

  這是一部指導我國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綱領性文件,內容全面豐富,總結並吸取瞭國內外城鎮化工作的經驗教訓,指導性強,意義深遠。為瞭避免走彎路,這份文件認真總結瞭我國近年來城鎮化的經驗教訓,包括: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建設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務水平不高,"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等。

  這份文件詳細剖析瞭建設用地粗放低效等問題:一些城市"攤大餅"式擴張,過分追求寬馬路、大廣場,新城新區、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占地過大,建成區人口密度偏低,造成睡城鬼城;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資推進城鎮建設;一些城市"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交通擁堵問題嚴重,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不足,大氣、水、土壤等環境污染加劇。

  不以人為本當叫停

  【原文】

  以人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解讀】

  國傢發改委主任徐紹史

  我國城鎮化是在人口多、資源相對短缺、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進的,這決定瞭必須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出發,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走出一條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佈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

  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這是中國城鎮化的本質屬性。我國一些地區城鎮化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物輕人"、"見物不見人"的現象,由此產生一系列問題。不能把城鎮化簡單等同於城市建設,而是要圍繞人的城鎮化這一核心,實現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等一系列由"鄉"到"城"的轉變。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不斷提高人口素質,在城鎮化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使全體居民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嚴禁搞運動式大幹快上

  【原文】

  根據世界城鎮化發展普遍規律,我國仍處於城鎮化率30%-70%的快速發展區間,但延續過去傳統粗放的城鎮化模式,會帶來產業升級緩慢、資源環境惡化、社會矛盾增多等諸多風險,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進而影響現代化進程。隨著內外部環境和條件的深刻變化,城鎮化必須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轉型發展新階段。

 【解讀】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褚平

  推進新型城鎮化,應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過熱",雄心勃勃,大幹快上,盲目追求高速度、高指標;二是"過冷",為難發愁,裹足不前。當前尤其要註意防止"過熱",切不可將城鎮化搞成"大躍進"、"運動式"。新型城鎮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至少涉及人口、土地、資金、戶籍、產業等八種要素和四個層次,務必"先謀後動",而不是作為追求GDP的手段和"應景之作"。

  城鎮化的目的絕不是把所有農民都改成市民,農民可以成為市民但是土地不能不種糧。城鎮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央提出城鎮化不是要一下子建成,還要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講農村工作會議和城鎮化會議是姊妹篇,城鎮化不能脫離三農問題去搞,不能把城鎮化搞得沒人種地、沒地種糧,這種現象必須要避免。

  中央很清醒,提出瞭城鎮化的目標,但並不要求大幹快上,一步到位。

  城鎮不能蓋成水泥森林

  【原文】

  生態文明,綠色低碳。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進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資源,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減少對自然的幹擾和損害,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

  【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傢華

  為確保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此次規劃突出城鎮化要體現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節約集約等要求,提出要讓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成為城市經濟生活的主流,中國將生態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鎮化的進程,不走發達國傢城鎮化高能耗、高排放的老路,將為全球生態安全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傢的城鎮化之路探索出有益經驗。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城鎮化的速率明顯滯後於土地城鎮化和工業化。這就意味著,我國新一輪城鎮化,將會進一步消化已經轉換用途的土地來實現有限的數量擴張,加大力度提升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品質。要建立生態文明的新型城鎮、低碳城市,首先城市體系的建立規劃,合理的空間格局和數量結構對低碳宜居至關重要。另外各地在建設低碳生態城市時要避免"偽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應該是良好的環境質量和生態、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適合居住的綠色建築、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

  城鄉一體化別搞成一樣化

台南善化汽車貸款  【原文】

  優化佈局,集約高效。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佈局,以綜合交通網絡和信息網絡為依托,科學規劃建設城市群,嚴格控制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優化城市內部空間結構,促進城市緊湊發展,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

  【解讀】

  全國人大代表、徐州市長朱民

  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地方的人文和風俗",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樣化。城鎮化並不自然導致城鄉一體化,如何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使傳統的城鄉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實現國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無歧視?這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因為城鎮化的背後是經濟社會制度的巨大變革,政府應當堅持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有機結合,綜合考慮"城"與"鄉"、市民與農民、工業與農業、財政和土地等各方面的關系,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為城鄉新一輪建設發展明確方向、設定路徑。

  從城鎮化走向城鄉一體化,有幾點需引起重視:第一,要改革規劃體制,關鍵是各類規劃的統籌協調相互銜接、多規融合,健全城鄉一體化的規劃實施管理體制,實行統一審批、統一管理,促進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和空間佈局。

  第二,要統籌城鄉社保體系。

  第三,是深化土地改革,切實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益。

  第四,逐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

 延續文脈留住刻骨鄉愁

  【原文】

  文化傳承,彰顯特色。根據不同地區的自然歷史文化稟賦,體現區域差異性,提倡形態多樣性,防止千城一面,發展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形成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作傢、民俗專傢馮驥才

  城鎮化不是去鄉村化。如果農村文化消失瞭,那麼城鎮化將是單調的。古村落和村落是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的體現,需要得到保護,推進城鎮化建設絕不能以瓦解農村文明、犧牲文化遺產為代價。

  當然,城鎮化過程可能給農民帶來一些問題,農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畢竟不一樣,這其中牽涉到很多農民的生活、生產以及精神的問題。

  因此,古村落的新型城鎮化必須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是保護,保護必須科學,應該對文化特色有個認定。比如北京最重要的文化特色是四合院和胡同,是絕對不能動的。應該有一個保護、維修的標準,還需要有一個監督機制。第二,把現代文明、科技給人們帶來的便捷輸入到村落裡,讓老百姓能舒服地生活。第三,要給這些村落解決生產問題,村民必須有經濟來源才會住在村落裡,隻有他們還在村子裡住著的時候,才能把文化保存下來,當然,還要啟發他們對自己村落進行保護的文化自覺。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14-03-17/0813264793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trinaw33 的頭像
    katrinaw33

    katrinaw33的部落格

    katrinaw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