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自sina新聞

業內人士預計土地制度或現重大變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

  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雲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方向是正確的,但具體如何操作,還有很大的政策空間和彈性。目前尚不能推測中央對這一目標內涵的界定,關鍵還要看之後出臺哪些具體政策支撐,比如征地制度改革、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限制取消等都可以成為落實目標的抓手。

  鄒曉雲認為,當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交易受到諸多限制。要建立真正的"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在產權、交易方式、信息開放程度等層面都應是一體化,也就是說,農村集體產權應和國有土地的產權完全一致,這便要求大力改革農村土地產權制度。

  多傢機構認為,盡管公報對土改的表述相對簡單,但指明瞭未來土改的大方向。未來一段時間,土地改革方面的相關政策將逐步推進。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認為,土地制度將出現重大變化,未來土地流轉將加快推進,具體而言,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加快流轉將是大趨勢。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各地的土改嘗試,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政策支持,從而逐步在政策上起到推進作用。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代辦銀行貸款副院長楊紅旭表示,三中全會指出的"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屬近年來首次提出。土地制度改革需由易到難,未來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楊紅旭認為,實現上述過程將分為三個階段:當前正在進行的土地確權、宅基地發證等工作持續推進;土地作為財產可進行轉售、抵押等;最終實現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同權同價。

  土改進程的推進,還將可能對房地產市場帶來利好。多數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公報並未提及房地產領域,但隨著城鄉建設用地建立統一市場,未來國有用地的供應將有所加大,並進而對房地產市場用地供應起到促進作用。從長遠來看,房地產市場供不應求的形勢有望改善。

  秀在金秋京城全民選房季之"地鐵新力量"

  【點擊報名】11月16日京秦唐三地聯動北京大型看房團



新聞來源http://bj.house.sina.com.cn/news/20銀行小額借款身分證借貸13-11-13/07442492225.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trinaw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