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成經濟學界最熱詞經濟學傢們說瞭什麼
自中央對“新常態”進行全面闡述後,“新常態”無疑成為經濟學界最熱詞。年末各場學界年會、研討會及經濟學傢最新文章無一不是圍繞“新常態”的主題展開。談及“新常態”,經濟學傢們都在說什麼?如有購房問題可咨詢400-606-6969
??說“增長”:潛在增長率下降
??新常態一個最重要、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經濟由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經濟以往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一去不復返瞭,而7%-8%的增速將成為常態。
??“新常態下經濟增速均衡點或在6%-6.5%左右,目前經濟還在尋找新常態的底,但均衡點何時到達還有待觀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說。
??12月17-18日,中國智庫核心—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就專門以“中國經濟新常態:速度、結構與動力”為題的國際研討會,中外經濟學傢就此展開討論。劉世錦就是在此場合作出上述表述的。
??“新常態下的經濟增長取決於潛在增長率。”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會上說。
??據社科院宏觀研究團隊預測,目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在7.8%-8.7%區間,而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潛在增長率則會進一步下降至5.7%-6.6%區間。
??李揚認為,“以潛在增長率為主要根據,確定實際增長目標,將成為新常態下我國確定增長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基點。”
??說“結構”:重在結構的調整
??在很多經濟學傢看來,新常態就意味著新飛躍,尤其是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來說。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高級經濟學傢孫濤看來,新常態下,中國要接受經濟增長率下降的事實,避免飲鴆止渴,要果斷推進既定改革,完善結構。比如,服務業和消費的提升,貿易一體化,金融市場發展和結構轉換。高雄銀行貸款
重劃區土地任何問題免費諮詢汽車貸款
??著名經濟學傢厲以寧本周二在一個經濟學傢年會上就指出,“新常態”就是要根據中國的需要改為中高速的增長,重在經濟增長的質量,重在結構的調整。
??厲以寧認為,整個社會對於經濟發展的理念需要改變,低碳化應列入宏觀經濟第五個宏觀調控目標,與促進經濟增長、穩定物價、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等四大目標並列。
??說“動力”:創新,創新,再創新
??“創新,創新,再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及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時連續說瞭三個創新,以示強調。在經濟學傢們看來,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動力就在於創新。
??“由於投資和出口等傳統因素不再可以依賴,中國經濟將被迫轉向創新驅動的新軌道上。”李揚認為,新常態有利於創新驅動戰略的推行。
??李揚表示,要實現創新驅動,必須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確立“正向激勵”機制;二是“理順價格”。這意味著,在推進創新驅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落在實處,還應“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但是,政府發揮作用絕不意味著自己“披掛上陣”,而主要是通過產業政策,矯正市場失效,向企業提供正向激勵。
??說“機遇”:新常態改變戰略機遇期的內涵
??在社科院經濟學部辦公室主任、研究員張曉晶看來,“新常態改變瞭戰略機遇期的內涵。”
??張曉晶稱,從全球范圍內看,經濟長期停滯會使得發達經濟體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增長新動力,增加公共投資就是重要選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測稱,2010-2030年全球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將高達53萬億美元。這將為中國海外投資提供機遇。
??張曉晶還表示,中國的增速不在於是7%還是5%,而在於這個增長是否可持續。“美國一百多年保持瞭3%的年均增長,成為全球最大也是最強的經濟體。中國增長若能持續,超越美國就隻是時間問題。”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認為,新常態下,中國正在以嶄新的心態和姿態參與國際經濟的大分工。“中國現在不僅是全球化的維護者和受益者,還是領導者。‘一帶一路’戰略就是抓住瞭當前國際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即基礎設施遠遠跟不上,也是借鑒瞭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面的一些心得,這種舉措將會改變全球。”
??說“改革”:改革是新常態關鍵所在
??著名經濟學傢吳敬璉上周在另一個經濟學傢年會上則表示,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下確立技術進步、效率提高支持下中速增長的新常態。
??吳敬璉特別強調,提高效率、優化結構需靠改革。他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瞭全面深化改革,這就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瞭一個體制上的基礎。“十八大前後的一些改革推進,雖然是小試牛刀,但是已經可以看出它已經開始見效瞭。”
??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也持相同觀點。他說,“深化改革是適應新常態、重塑新動力的根本途徑。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從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領域入手,形成改革和發展的良性互動。”
??
新聞來源http://dl.house.sina.com.cn/news/2014-12-19/08375951505433637476408.shtml
留言列表